羊肉的介紹
羊肉有山羊肉、綿羊肉、野羊肉之分。古時稱羊肉為羖肉、羝肉、羯肉。它既能御風寒,又可補身體,對一般風寒咳嗽、慢性氣管炎、虛寒哮喘、腎虧陽痿、腹部冷痛、體虛怕冷、腰膝酸軟、面黃肌瘦、氣血兩虧、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,最適宜于冬季食用,故被稱為冬令補品,深受人們歡迎。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膻怪味,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。其實,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、生姜一起烹調,即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。 羊肉是指從羊身上得出的肉,古時稱為羖肉、羝肉、羯肉,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。羊肉肉質與牛肉相似,但肉味較濃。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,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、膽固醇含量少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“羊肉能暖中補虛,補中益氣,開胃健身,益腎氣,養膽明目,治虛勞寒冷,五勞七傷”。
羊肉的營養價值
1.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其含量較豬肉牛肉高。
2.羊肉與豬肉忽和牛肉比,鈣、鐵、維生素C含量更多?!?br />
3.羊肉具有獨特的膻味,主要是因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,去掉脂肪之后,羊肉便不會再有膻味。
羊肉的食用效果
1.溫補脾胃
用于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、身體瘦弱、畏寒等癥。
2.溫補肝腎
用于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、陽痿等癥。
3.補血溫經
用于產后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。
4.保護胃黏膜
羊肉可保護胃壁,增加消化酶的分泌,幫助消化。中醫認為,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,適合男士經常食用。羊全身是寶。羊肉是絕佳的食療保健品,羊肉、羊血、羊骨、羊肝、羊奶、羊膽等等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
5.補肝明目
羊肉有益血、補肝、明目之功效,對治療產后貧血、肺結核、夜盲、白內障、青光眼等癥有很好的效果。羊奶與牛奶相比,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,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,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。
6.增加高溫抗病能力
在夏季吃些羊肉是有益處的,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去濕氣、避寒冷,暖胃生津、保護胃腸,這與《黃帝內經》所載“圣人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觀點也是契合的。 夏天吃羊肉,當因人而異。如果是體質偏熱,陽偏盛的人,則不適合食用羊肉。
羊肉的食用禁忌
1.感冒發燒以及患有高血壓、肝病、急性腸炎和其他感染病者忌食。2.發熱、牙痛、口舌生瘡、咳吐黃痰等上火癥狀者不宜食用。3.暑熱天或發熱病人慎食之;水腫、骨蒸、瘧疾、外感及一切熱性病癥者禁食。4.羊肉不可燒焦烤糊,否則不僅肉老不鮮,還會產生致癌物。5.吃完羊肉后 不宜馬上飲茶,否則可導致排便不暢或大便秘結。
羊肉的選購
優質羊肉的肉質色澤淡紅、肌肉發散、肌纖維較細短,肉不黏手,質地堅實;脂肪呈白色或微黃色,質地硬而脆。
羊肉的儲存
1.羊肉不適宜長時間保存,最好在1-2天內食完;2.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,可把羊肉剔去筋膜,用保鮮膜包裹后,再用一層報紙和一層毛巾包好,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,一般可保存1個月不變質。
用羊肉做菜的小技巧
羊肉有很大的膻味,祛除膻味有以下小竅門:方法一:將蘿卜塊和羊肉一起下鍋,半小時后取出蘿卜塊,如放幾塊橘子皮更佳。方法二:每1千克羊肉放綠豆5克,煮沸10分鐘后,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出。方法三:將兩三個帶殼的核桃洗凈打孔,放入與羊肉同煮。方法四:每1千克羊肉中加入剖開的甘蔗200克。方法五:水燒開后加羊肉1千克、醋50克,煮沸后撈出,再重新加水和調料。羊肉可制成許多種風味獨特、醇香無比的佳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