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花肉的介紹
五花肉(又稱肋條肉、三層肉)位于豬的腹部,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,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,肥瘦間隔,故稱“五花肉”。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。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,如梅菜扣肉、南乳扣肉、東坡肉、回鍋肉、魯肉飯、瓜仔肉、粉蒸肉等等。它的肥肉遇熱容易化,瘦肉久煮也不柴。
五花肉的營養價值
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,并提供血紅素(有機鐵)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。
五花肉的食用效果
味甘咸、性平,入脾、胃、腎經;補腎養血,滋陰潤燥;主治熱病傷津、消渴羸瘦、腎虛體弱、產后血虛、燥咳、便秘、補虛、滋陰、潤燥、滋肝陰,潤肌膚,利二便和止消渴。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、干咳、便秘和難產。
五花肉的食用禁忌
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;肥胖、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。
五花肉的選購
上選的五花肉,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層比例最為完美,脂肪與瘦肉交織,色澤為粉紅。次之為在接近豬后臀尖部位的五花肉,五花三層分明,肥瘦肉厚度相當,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。五花肉要挑夾精夾肥的,好的可以夾上近十層,也叫“夾心肉”;品質差一點的,只有夾四五層;再差一點的,一層皮,一層肥肉,一層瘦肉,就沒了。就算是差的肉,也有講究,要看是肥肉多,還是瘦肉多,如果是瘦肉多的話,尚可勉強;反之,則萬萬不能選用。選擇好的五花肉,可用手摸,略有沾手感覺,肉上無血,肥肉、瘦肉紅白分明、色鮮艷。
五花肉的儲存
新鮮的五花肉最好在3天內吃完,如果需要保存,可把五花肉切成塊,再根據菜肴的要求切成小份,用保鮮袋包裹好,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,一般可保鮮1個月不變質。
用五花肉做菜的小技巧
肉塊要切得大些:豬肉內含有可溶于水的呈鮮含氮物質,燉豬肉時釋出越多,肉湯味道越濃,肉塊的香味會相對減淡,因此燉肉的肉塊切得要適當大些,以減少肉內呈鮮物質的外溢,這樣肉味可比小塊肉鮮美。要用旺火猛煮:一是因為肉塊遇到急劇的高熱,肌纖維變硬,肉塊就不易煮爛;二是因為肉中的芳香物質會隨猛煮時的水汽蒸發掉,使香味減少。少加水:在燉煮中,少加水,以使湯汁滋味醇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