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筍的介紹
冬筍是立秋前后由毛竹(楠竹)的地下莖(竹鞭)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,因尚末出土,筍質幼嫩,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肴。采挖冬筍影響竹子繁殖,但合理采挖也可以增加經濟收入。
冬筍的營養價值
冬筍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1和 B2、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。其所含的蛋白質中,至少有16—18種不同的氨基酸。食用冬筍能幫助消化和排泄,起到減肥、預防大腸癌的作用。它還對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,有一定的食療作用。
冬筍的食用效果
1.止血涼血
冬筍含有大量膠質,生成血小板,有止血功效。
2.通便
具有潤滑腸道的功效,達到刺激排便的作用。
3.養肝
冬筍富含維生素,保護肝細胞和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。
4.消食
冬筍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,宜于治療飲食積滯證。
5.健脾
適用于脾氣虛弱,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,大便溏泄,食欲不振,肢倦乏力等癥。
6.清熱解毒
冬筍具有清熱化痰、解渴除煩、清熱益氣、利隔爽胃、利尿通便、解毒透疹、養肝明目、消食的功效,還可開胃健脾,寬腸利膈,通腸排便,開膈豁痰,消油膩,解酒毒;主治食欲不振、胃口不開、脘痞胸悶、大便秘結、痰涎壅滯、形體肥胖、酒醉惡心等病癥。
冬筍的食用禁忌
冬筍性寒,年老體弱者和嬰幼兒最好別吃,女性月經期間、產后也不宜多吃。因為冬筍含有草酸,容易和鈣結合成草酸鈣,所以吃前一定要拿淡鹽水煮5—10分鐘,去除大部分草酸和澀味。
冬筍的選購
選購冬筍的時候:“兩頭尖,中間彎逢春爛成漿;上頭細、下頭粗、來春成新竹。”筍形彎曲、基部呈尖狀或筍殼開裂老化的筍,不能轉化為春筍,可以采挖;基部豐滿,根系發達,竹殼葉嫩而緊裹筍肉的,能轉化為春筍,不應該挖。
冬筍的儲存
將挑選好的冬筍除去外殼并洗凈,然后將大的冬筍切成兩半,放在蒸架或清水鍋中煮至5成熟,取出攤放在竹籃子中通風,可保鮮10-15天。此法適用于破損冬筍或短時間內食用的冬筍。
用冬筍做菜的小技巧
因為冬筍含有草酸,容易和鈣結合成草酸鈣,所以吃前一定要拿淡鹽水煮5—10分鐘,去除大部分草酸和澀味。